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组2021年7月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65个国家或经济体的中央银行中约86%已开展数字货币研究,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并开展央行数字货币研发,而中国无疑走在前列,目前试点省市基本涵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西部、东北、西北等不同地区。
彼时,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超过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开通个人钱包2087万余个,对公钱包351万余个,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
而在前几日的香港金融科技周2021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透露了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最新进展:截至2021年10月22日,已经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1.4亿个,对公钱包1000万个,累计交易笔数达到1.5亿笔,交易额接近620亿元。
对比可以看到,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个人钱包开立数量增长超过6.7倍,累计交易金额增长接近1.8倍,累计交易笔数增长超过2倍。数字人民币的交易正在快速追赶移动支付业务初期的规模水平。
经济学中有个术语叫“滚雪球效应”,即一旦获得了起始的优势,雪球就会越滚越大,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乃至达到几何级的增长。支付结算是典型的“多边交易体系”,交易体系将两个或更多独立且相互依存的客户群体连接在一起,这样的体系对于某一群体的价值在于体系中其他的客户群体,一个多边体系的价值提升在于它所吸引的用户数量的增加,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数字人民币的多边交易体系正在形成,规模效应正在放大。
数字人民币体系由人民银行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以广义账户为基础,“支付即结算”,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能充分满足公众日常支付对公平、效率、安全、成本的需求,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可编程性”特点,还能加载智能合约以推动业务模式创新。数字人民币的这些特点无疑推动了当前的飞速发展。
站在当下时点上看,2021年是数字人民币推广提速的一年,试点工作、覆盖城市、应用场景“全面开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数字人民币是如何实现高速增长的。
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
最明显的变化是数字人民币应用的场景日益多元化。
2021年服贸会上,整个数字人民币的产业链已经逐渐清晰。数字人民币的各重要参与方——商业银行、安全芯片、卡商和互联网公司等都展示了他们在该领域中的探索。尤其是数字人民币在使用场景中的落地,从自助咖啡机、公共交通等日常消费场景,到乡村振兴、冬奥会等大型事件,都可以看到数字人民币的身影。
业内人士认为,社会公众关心的,是在衣食住行这些日常生活场景、以及在更多新鲜的使用场景中,能不能方便省心地用“数币”支付。数字人民币若能满足民众对日常性、易用性的需求,则普及可期。
以数字人民币的场景提供者美团为例,在培养大众在生活中使用数币习惯的过程中,美团提供了丰富的消费场景,协助探索数字人民币的常态化使用路径。美团在9地10城大规模联动活动中,借单车这一小额高频消费场景,增强了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活跃度,让“尝鲜用户”变成“高粘性用户”,推动数币加速渗透千家万户。
美团副总裁包塔透露,美团上线数字人民币试点以来,累计有超过100万用户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
这就是场景价值在数字人民币的推广过程中带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探索从未止步
伴随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进,通过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来支持双碳目标实现成为必答题。2021年,数字人民币在探索社会价值层面成果显着,数币与“绿色金融”的契合点超越了无纸化,拓展到普惠低碳的具体实践中。
通过此前多轮试点可以看到,虽然数字人民币已进入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多个领域,但较之当下主流支付手段所覆盖的场景,丰富程度仍然远远不够,想象空间仍有待进一步被拓宽,需要挖掘更多的“潜力”场景。
在数字人民币的普及路上,官方期待更多探索者入场。以数字人民币的场景提供者美团为例,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对绿色出行频次的拉动效应明显,证明数币+单车的试点活动已形成良性循环,也为探索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作为满足6亿用户线上零售和线下吃喝住行全的中国科技企业,美团成为了用户日常生活消费的首选服务平台。数据显示,美团用户平均会通过平台预订超过4个以上的生活服务,服务种类从日常采购、餐饮外卖到交通出行,涵盖了普通中国人的主要日常场景。这样的场景优势,对于激活数字人民币的普惠低碳潜力,具有显着价值。
美团表示,未来还将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继续沿着“绿色普惠+消费场景”的方向,在外卖、酒旅等更多业务线进行低碳产品的设计和探索,实现用户、社会和企业的多赢局面。
未来可期
目前,人民银行按照“十四五”规划部署,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与包括指定运营机构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优化数字人民币体系设计,进一步完善数字人民币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